|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历史 > 昆明地名趣谈-带你从字面上了解昆明

昆明地名趣谈-带你从字面上了解昆明

关键词:昆明,昆明地名,地名趣谈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昆明城市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0871.red
  • 感谢 kunmi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44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一、研究地名意义重大  记得在30多年前,与领导一同坐在面包车上,先后到了禄劝、武定、禄丰、大姚、元谋,每到一处,他都要问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同行有同志回答说,禄劝是禄位的禄,可能是以禄位劝降得名的吧。武定是武力的武,可能是武力平定得名的吧。禄丰可能是俸禄丰厚吧。回到昆明后,我就开始寻找答案,先后通读了《新纂云南通志》和各地的地方志等地情资料,从《元史·地理志》上找到了线索,原来,禄劝为“洪农碌券甸”,结合问当地彝族同志,才知道是硬石头山梁下的坝子之意。禄丰,原称“碌甸”,意为有石甑子的坝子,因当地江中有堵礁石像石甑子而得名的。进一步向当地了解,得知“石甑子”修成昆铁路时已被炸掉。武定,原称“罗婺甸”,是彝族罗婺部居住的坝子,后以“婺甸”谐音,改为武定。这使我第一次知道云南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地名很多,不能按汉语加以解释,从此引起了我对地名的兴趣,先后在《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上载文解释这些地名的真正含意,从此与地名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先后出版了《云南地名探源》、《云南地名之奥秘》等6本专著。集30多年的实践,我的体会是:   第一、地名是“助推器”   记得多年前,在省政府任秘书长时,随同省领导陪一位中央领导在昭通工作,先看了宁边乡几家贫困农民家庭,茅屋低矮,烟熏得人们睁不开眼睛,锅里煮着为数不多的小小的洋芋,问够不够吃?答道:“只够半年。”这位领导心里很难受,当即叫夫人拿出500元,要我转交给村里。回昭通城的路上,面包车在山梁上行进,车上长时间无人说话。突然间,这位领导发问道:“为什么叫昭通?”同行省领导要我回答。我说:原名乌蒙,就是毛主席诗句中“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乌蒙。“乌蒙”是少数民族头领的名字,后来成为部落之名、城市之名、山脉之名、地区之名。有乌蒙部、乌蒙路、大乌蒙城(昭通)、小乌蒙城(鲁甸)、乌蒙山。既然是人的名字,本不应当按汉语来解释,但清朝时云贵总督鄂尔泰在平定昭通禄万钟之乱后,为了改土归流的政治需要,上书雍正皇帝,一是说:“滇有可制之势而无其权,川有可制之权而无其势”,建议把昭通由四川改归云南省管辖;二是说,“乌者黑也,蒙者不通也”,“乌则昭之,蒙则通之”,反其意而用之,“奏请皇上赐名昭通,举前世之乌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以“昭明宣通”之意,改名为昭通。昭通虽然改名了,但至今未通。这位领导问:“什么未通?”答道:“昭通人民盼望以久的内昆铁路,修了一半就停工了,至今未通。”这位领导说:“我今晚就听关于内昆铁路的汇报。”当晚,昭通地委、地区行署领导向这位领导一行汇报了昭通地区的情况,特别是要求上内昆铁路、鱼洞水库建设项目等情况。在中央的关心和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争取下,上述工程均获批准。后不久,这位领导到了丽江,因身体不适,打算不上玉龙雪山。当时地委领导要我做点工作,争取领导上云杉坪看看。在去看“万朵茶花”的路上,连日阴云密布,这时雪山露出了一角。大家都很高兴,诙谐地说:“贵人到,雪山笑。”我也插话说,雪山上有个“云杉坪”,风景优美,宛若巨幅图画,邵逸夫上去看后说了八个字:“人间仙境,不虚此行。”这位领导说:“我也要上去看看”。到了山上,这位领导说,我给四个字:“天造奇观。”草地上各族群众正在跳舞,这位领导应邀与群众一起跳舞;应新加坡、马来西亚游客的邀请,与他们合影,并对他们发表即席讲话:“请你们回去转达我的一句话:在丽江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   第二、地名是“活化石”   西班牙首都叫“马德里”,意思是“妈妈快跑!”这个地名说明,古代马德里森林多,有老熊,是原生态的地名,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同样,从昆明城区一些地名的身上,我们可以得悉古今沧桑变迁的密码。翠湖东南面磨盘山上有“一丘田”,现在是省人事厅宿舍所在地,是五华山旁边最热闹的地方之一,但从这个地名看,元代它还是城外山上的一块荒地,那时人们从菜海子边经过,远远望见山坡上有人开荒,种了一片田地,于是称为“一丘田”;从翠湖西行,有“蒲草田”,现在是南起人民中路,北接翠湖南路的一条巷道之名,省监狱管理局等单位驻在那里,今为十分繁华之地。听说翠湖边的房价,如俊园,每平方米1万多元,是黄金宝地。但从地名上看,元代时它还是昆明城外的荒地,因地势低洼,生长蒲草,所以叫“蒲草田”;西行有“潘家湾”,说明元代以前它还是西城外的一道湖湾,洗马河、护城河经此地流入滇池草海,后来挖滇池海口,水位下降后,清初发展为村落,以潘姓居住得名潘家湾。往南行,现在的三合营处有“波转湾”,这个地名说明,它是玉带河的支流流经此处时,波浪转弯,形成的一片河湾。再往眠山方向前行,有“夏窑”,是明代夏姓人家在此建过砖瓦窑得名,又称“夏家窑”。明末,徐霞客于1638~1640年间来滇时,见昆明眠山脚下一带:“有村当堤之冲,曰夏家窑。过此,遂遵堤行湖中。堤南北皆水洼,堤界其间,与西子苏堤无异。”即明代夏窑一带与杭州西湖无异,北面的水还淹到黄土坡下。现在,城西南二环南路边高楼林立,还有“船房”、“明波”等地名。船房是“因历史上滇池水位较高,沿船房河,鱼船往来,常系船于房前屋后得名。”“明波”,原为明波村,以明姓首居,地处滇池边,碧波荡漾而得名。1964年笔者至明波村时,见村边即湖,主人邀我一道划船捕鱼,取湖水煮鱼而食,那时明波还是宛如“洪湖水,浪打浪”那样的鱼米之乡。从以上地名,可以看到地名像水杉一样,是“活化石”,有提高醒人们重视生态保护、湖泊保护的作用。   元代《元史·兀良合台传》记载:昆明城原称押赤城:“城际滇池,三面皆水,既险且坚。”即当时,城西面、南面濒临滇池,东面环绕盘龙江,亦流入滇池,江上有大德桥,古名云津桥,因元朝云南平章政事也先不花建桥时,以颂扬元世祖忽必烈之大德,并取桥竣工适逢朝廷遣使持诏改元大德之义而取名大德桥。清代平定吴三桂后改名得胜桥。元代王升《滇池赋》写道:“晋宁之北,中庆之阳,一碧万顷,渺渺茫茫。控滇阳而蘸西山,瞰龟城(即今昆明)而吞盘江。…千艘蚁聚于云津,万舶蜂屯于城垠,致川陆之百物,富昆明之众民。”此赋说明:南诏置拓东城后,滇池地区发展很快,各地货物,由高峣等渡口,经滇池和盘龙江运至省城,千帆万舶,蚁聚云津,水陆交通,盛极一时。   由上述史料和地名说明:元代滇池挖海口放水之前,昆明翠湖(菜海子),是滇池的一个海湾。   滇池是断层陷落构造湖,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强烈俯冲挤压、西山发生大断裂造成的,即“西盘上升,东盘下降,形成古滇池的雏形”。那时的滇池真是空阔无边,北起松华坝,南迄晋宁十里铺(今松华坝海拔1914米,晋宁十里铺海拔1913米);湖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为现在的滇池面积(298.4平方公里)的3倍多;在滇池诞生之际,整个昆明市区(海拔1891米左右)、呈贡坝子(海拔1899~1903米)和晋宁部分坝区都在浩瀚的洪波之下,那时,颇有曹孟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景象:最初形成的滇池,其湖面海拔约在1913~1914米之间,最大水深100米,是名副其实的“千岛湖”,只有蛇山(海拔2365米,高出湖面452米)、大团山(海拔2208米,高出水面185米)、圆通山(海拔1935米,高出水面22米)、晋宁梁王山(海拔1934米,高出水面21米)等高出水面,宛如大湖中的孤岛。   而晋宁的“石寨山”(海拔1919米,高出水面6米,那时只是大海中露出尖尖角的礁石,在浩浩荡荡的烟波中忽隐忽现。石寨山曾出土“滇王之印”。石寨山是滇王在石寨山驻军扎营,“因遍山皆石,滇王曾在此驻军得名。”这又说明秦汉时期滇池水位已下降很多,否则,滇王不可能在山上驻军扎营,滇王之墓和“滇王之印”也不可能出现在山之东坡腹地。上述古地名充满了原生态的光辉,是昆明古今沧桑变迁的重要见证。   从以上地名,进一步看出,地名具有“活化石”的作用,有提醒人们重视生态保护、湖泊保护的作用。   第三、地名是“信息源”   大到军事指挥、领土主权、小到日常生活、科学研究,都离不开地名。故大学问家、军事家、政治家都重视地名研究。恩格斯在《论日尔曼人的古代史》《论法兰克时代》诸书中研究了大量地名,并从地名研究中作出罗马帝国曾入侵英伦三岛的论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毛主席著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地名,如1930年1月《如梦令·元旦》词:“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指向何方?直指五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用了4个地名,9个字,占全词四分之一。毛主席喜欢看地图,谈地名,并且运用自如,“用兵如神”,指挥红军作战。周恩来总理曾把我国三十个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地名中有资源地名、旅游地名、交通地名等,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关系极大。“蜀身毒道”这个交通地名,是西汉张骞发现的,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作了记载。汉武帝得知这个交通地名后,非常重视,专门派王然于等三人为使,到滇国,欲通身毒国。这个交通地名,古往今来,曾经激起不少学者为之探索。如方国瑜先生就作了很大贡献,他在《修建霁虹桥概说》中所说:“澜沧江上铁桥,瑜曾行经者有三,而以霁虹桥最著称,盖自古以来,通往印度、缅甸者,以此为孔道也。……在公元前四世纪所谓‘蜀身毒道’当在此渡澜沧江。有明文记载者,《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曰:‘孝武时通博南山,度澜仓水、耆溪,置嶲唐、不韦二县。’此为公元前二世纪时事。……汉以后,取永昌道西通天竺南至海上者,不绝于途,为祖国西南边境通往外国之门户。”(《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268~269页)当代,云南人民提出重振南方丝路,也是受此地名的启示。为此,1992年10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的第一次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会议上,出席会议的云南代表提出了“以交通合作为基础,全面开展次区域合作的建议”,即“一、二、一”方案:建设一条昆明通往东南亚的铁路(昆明到泰国清迈,当时简称昆清铁路,是后来泛亚铁路的雏形)、两条通往东南亚的高等级公路(昆洛公路和昆畹公路)、一个机场(即昆明机场改造为现代化国际大机场)。因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很快形成了共识。次区域合作会议达成的合作优选项目,都在顺利推进。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国际大通道,进而又提出了建设中国西南桥头堡。这说明地名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地名是“金钥匙”   恩格斯说:“摩尔根的伟大功绩,就在于他在主要特点上发现和恢复了我们成文历史的这种史前的基础,并且找到了一把解开古代希腊、罗马和德意志历史上那些极为重要而至今尚未解决的哑谜的钥匙。”(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37、38页)。各种地名是镌刻在大地上的符号,是古今人类活动的轨迹,也是揭开某些人类之谜的钥匙。云南地名不仅有趣,而且是解开历史之秘的“金钥匙”。向达教授对唐代樊绰写的《蛮书》在考证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但其中也有一些错误。如《蛮书》中记录河赕商人去寻传经商的歌谣:“冬时欲归来,高黎贡上雪;秋夏欲归来,无那(奈)穹赕热;春时欲归来,囊中资货绝。”向达先生批注说:“穹赕是施甸的湾甸。”经我们对民族语地名考察得知,穹赕不是施甸的湾甸,而是保山至腾冲必经的潞江坝,原称潞江甸,古称穹赕,地当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冲,河赕(今洱海地区)商人到寻传(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一带)经商,夏天要经过炎热的怒江坝,冬天要翻过潞江坝西面高耸积雪的高黎贡山,春天要回来时,路费也没有了。这是云南人说的“穷走夷方”必经之路,比电影《走西口》更为令人惊险之途。   二、云南地名奇特有趣   有一首歌,“大海呀大海,您就像妈妈一样,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您都在我身旁”。我国的东海、黄海、南海都很大,唯有云南的“海”很小。如东川姑海,只是山弯中的小塘子。翠湖,古称菜海子,也很小。老昆明人称,城内有“三山、四海、六河、九坡,所谓四海,是指翠湖被两条堤一分为四,而称四海。为何云南人所称的海如此之小,原因是受彝语的影响。彝语称水塘等低洼积水之地为“黑”,译成汉语变成了“海”。彝语与汉语融合,有水则称“海子”,水干了则称为“干海子”。东川区姑海,在小江东岸山湾中。来自彝语“姑嘿”,“姑”为山麓出水,“嘿”为水塘,又译作“海”,故名姑海,意为山麓出水、积水的地方。   云南因民族众多,地名更有趣。如西洋江、李仙江。西洋江,不是向西流入大洋的江河,而是在文山广南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西洋江》:“壮语,‘西洋’意为四只野山羊。”因江边村子古人发现有4只野山羊而得名。李仙江,是开玩笑得名的。因村中有一人脚有残疾,人们以“八仙过海”中的铁拐李,戏称他为李仙,得名李仙村;江流经此村,故得名李仙江。云南地名奇特有趣,至少有以下八点:   第一、古今五昆明   郭沫若说“昆明湖水不孤”。的确如此,古今有4个昆明湖、五个昆明。   1.最早的昆明池是洱海。《大理市地名志·洱海》说:“古称叶榆泽,因多榆树,得名。又名昆明池。”即因西汉时昆明部落曾居于池畔而得名。   2.汉武帝时长安的昆明池。它是为攻打洱海的昆明部落、演习水战而建造的,直到宋以后才湮为田地。即《辞海·昆明池》说:“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斗门镇东南一片洼地。汉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准备同昆明国作战训练水军,和解决长安水源不足的困难而开凿。…十六国姚秦时池水涸竭。…宋以后湮为田地。”杜甫诗句:“昆明湖水汉时功”亦指此。《汉书·本记·武帝记》:“元狩三年秋,…发谪吏穿昆明池。”《史记·平准书》:“于是除千夫五大夫为吏,不欲者出马,故吏皆(通)适令伐棘上林,作昆明池”,“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一卷)。以上记载皆说此事,故长安之昆明池是比照洱海,而非滇池。近代白族名人赵藩《大观楼楹联》诗:“滇池非即昆明池,误认汉习楼船,元人殊陋矣;汉县原为谷昌县,上溯疆开革路,庄蹻实先之。”他认为汉武帝在长安修建的昆明池是比照洱海。   3.北京的昆明湖。在颐和园内,北倚万寿山。即《辞海》所说:此湖金时称金海,元代称瓮山泊,明代名为西湖,“清乾隆年间始称昆明湖(瓮山改称万寿山)”,是因乾隆皇帝追思汉武帝开疆拓土的功业而改名的。   4.今云南省会的滇池,亦称昆明湖或昆明池。即《辞海》昆明湖释义之二“即‘滇池’”。又元人所作《梁王生辰宴昆明池上献诗》:“贤君天寿宴嘉宾,幄帐先施巨海滨,万里晴天开锦绣,一川芳草踏麒麟。”此诗题名即称滇池为“昆明池”,这是因为元至元时置昆明县,因而此地最大的湖泊也就被称为昆明湖、昆明池了。   古今称昆明的地名不止一处:   (1)汉之昆明,在西洱河地区,沿用至唐初。   (2)唐之昆明,即今四川盐源,唐武德四年置。   (3)三国时之昆明,在滇东北。如《三国志·蜀志·李恢传》:“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嶲,而恢案道向建宁,诸县大相纠合,围恢军于昆明。”此昆明即《新唐书·南蛮传》所说的“昆明十四姓之地”。《华阳国志·南中志》:“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先主定蜀,遣安远将军邓方,以朱提太守、降都督,治南昌县(即今贵州毕节)。”后治平夷县。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说:“平夷县应在今贵州普安之地。”因此,李恢进军路线,是由黔西北前往建宁即今曲靖,中途被困于昆明,此昆明在今滇东北一带。   (4)元之昆明,为今云南省会。   徐嘉瑞《大理古代文化史》说:“昆明有三:一为汉之昆明,即今之大理,而武帝所凿昆明池(元狩三年)即象西洱河;二为唐之昆明,即四川盐源,唐武德四年置;三为元之昆明,即今云南省会也。”   (5)今贵州境古有称昆明之地。如《新唐书·南蛮传·昆明》:“开成元年(公元836年),鬼主阿珮内属。会昌中(公元841-846年)封其别帅为罗殿王,世袭爵。”《新五代史·四夷传》:“昆明在黔州西南三千里外,天成二年(公元927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来。”据方国瑜先生考证,“普露盖即普里”,“则为东晋以来之夜郎郡,主要在安顺地区”(《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上册》518-520页)。另外,今丽江一带古亦称昆明。《丽江府志略·建置》“史称嶲、昆明地。”《寰宇通志》亦载:丽江军民府“郡名昆明(唐名)、丽江(元名)”。两书均载丽江古时也称昆明或为昆明地,说明它与相连的盐源等地皆因古有昆明族聚居而得名。   综上所述,说明昆明族从西汉至元代在今四川、贵州和云南保山、大理、丽江及滇东北、滇中一带都有分布。唐时南诏统治者曾将原居滇西一带的昆明族大批群众迁往拓东城,即今昆明城一带。故隋、唐时于滇池地区置昆州,唐时又称昆川。至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于鄯阐城置昆明千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昆明千户改昆明县”。1922年“析昆明县城内外不属于五乡者置昆明市”,此为昆明称市之始。1953年撤昆明县入昆明市。   古今5昆明,至此存其一,其他均在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第二、“拉姑”与抢婚无关   巧家、东川一带有拉姑、拖姑、蒙姑、放姑等地名,曾有人说是抢婚留下的地名,其实不是。   “拖姑”:在巧家县荞麦地乡。彝语称“拖谷”,“拖(妥)”为松树,“谷”为圆形坪子,意为有松林的圆形坪子,音变写作拖姑。   “蒙姑”:地名在巧家县,小河乡竹山村委会驻地东北半公里处,彝语称母姑,意为地势险要,易守难功。   “白姑”:在巧家县荞麦地乡。彝语“白谷”,白为上面,谷为圆形坝子,意为山梁上的圆形坝子。   “尼拉姑”:在东川。彝语,尼为牛,拉为黑彝,姑为箐边,“意为山箐边黑彝放牛的地方”。   “放姑”:在团结街道办事处下律则南5公里。彝语,放为石岩,姑为下面,意为石岩下面的村子。   阿姑扎:在德钦县霞若乡。傈僳语,阿姑为咱们,扎为胜,意为咱们得胜。因与邻村赛歌庄,此村获胜而得名。   姑姑沿:在维西县攀天阁乡。傈僳语,姑姑为猫头鹰,“沿”为“依”的音变,意为睡,全意为猫头鹰睡觉的地方。因当地猫头鹰多,为猫头鹰的栖息地而得名。   拉折姑:在丽江市巨甸乡。纳西语“拉折古”,拉为虎,意为捉老虎的地方。   第三、昆明郊区地名奇   人们周末郊游,会见到昆明郊区,有很多奇特的地名。如七甸、阿拉、墨雨,散旦、猫猫箐等。有道是:“七甸”为羊坝,“罗免”有虎叫,“散旦”撒梅坝,“矣六”水边城,“普吉”路边庙,“白眉”山之尾,“马嘶”有黄竹,“安南”蝴蝶多。   1.猫猫箐(Maomaoqing),在西山龙门西南面,近年兴办“农家乐。因当地土语称虎豹为“猫猫”(当地读音为Maomao),且历史上此山箐中曾有虎豹出没,故名猫猫箐。   2.“墨雨”“沙朗”“七十郎”   出昆明城西行,在前往团结乡途中,路旁有路标曰“墨雨”。“墨雨”不是“墨色的雨水”,而是彝语,“墨”为竹子,“雨”为水边,意为水边有竹子的地方。   “沙朗”,彝语音为“沙”、“撒”,意为沙,“朗”,意为山谷间的小坝子。“沙朗”,意为多沙的小坝子。   “七十郎”,按汉语,容易理解为有七十个小儿郎。其实不然,这个地名是因历史上此村有一位渔民在滇池捕鱼,曾一次捕获白鱼达70篮之多,又因历史上当地方言将“篮”读作“郎”,遂以七十郎作为村名。有大、小两村,相距半公里,分别称大七十郎、小七十郎。   3.“阿拉”“阿宁”皆能人   阿拉村,在昆明东郊。现建有休闲园和农家乐。如从字面上看,与上海人称“我们阿拉”一样,其实不然,据地名普查,村里祖辈相传,距今200多年前,因逃避瘟疫,该村从外地迁来,先居住在今阿拉村北面数百米的白虎山下,村内有一彝族男子,排行最末,名叫“阿拉”,看到村中因水土不服,生病的人很多,他从山上找来草药,治好了大家的病;村民谁家有困难,都能得到他的帮助;他还是个摔跤能手,第年举行火把节,他准能夺冠,由是远近闻名,遂以他的名字称这个村为阿拉村。至今村东山上还有阿拉夫妇的合葬墓,证明这个传说是可信的。   安宁,来自彝族男子“阿宁”。此人善于赶牛车,而且肯研究问题,是他首先发现安宁这个地方出鹾水,可以熬盐,遂以他的名字“阿宁”雅化为“安宁”。此事见于明代陈文所纂修的《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安宁州》:“汉为连然县,又名螳螂川,蛮云阿宁部。初,东川罗罗阿宁者,牵车牛过此,牛舐地不去,取土得咸鹾,后掘地为盐池,因以阿宁名郡。元改为安宁州”。   可以看出,阿宁是个很有心计、肯动脑子、一抓到底的人。若是不善观察的人,见“牛舐地不去”,只会打一鞭子,驱之而去。阿宁不然,要寻根究底,于牛舐地处取土溶于水,熬制得盐,还掘出一口盐池,可见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   4.“七甸”“罗免”和“散旦”   七甸,在呈贡县七甸乡,高速公路旁。“七甸”来自“雌甸”。彝语“雌”为羊,“甸”为坝,意为羊多的山间坝子。   罗免,富民县有罗免乡、罗免村。罗免来自彝语“弄咩”,弄为虎,咩为叫,意为虎叫之地。属山区,历史上山林中有虎出没,故名。   散旦,富民县散旦乡、散旦村。散旦来自彝语“撒台”,“撒”为撒梅人的简称,“台”是坝子,散旦意为彝族撒梅人住过的坝子。   5.普吉,在昆明城区西北部。彝语,普为庙,吉为岔路口,意为岔路口有庙之地。   第四、藏语地名更奇特   红顶:似红色,实为绿色。在德钦县佛山乡鲁瓦村西南面,藏语,红顶,意为绿茵,因牧场绿草如茵得名。   德美:似讲道德甚美,实为红岩。在德钦县境西北部,佛山乡北面。藏语,德为石,美为红,意为红岩,因村居滇藏红色界石下得名。   吴努:似为人名,在香格里拉县中部,藏语,吴为沟,努为西,意为沟西,因村建于沟西得名。   汤满:似为汤多,实为下坝。在香格里拉县城西北部,尼西乡,藏语,汤为坝,满为下,意为下坝。   万古:似乎指时间,实则为地形。在香格里拉县虎跳江乡驻地下桥头西北面。彝语,万古,意为岩顶,因村居岩顶得名。   甲卡:似哨卡,实为鸟鸣。在德钦县佛山乡北面。藏语,甲为鸟,这里指布谷鸟,卡为口,引申为鸟鸣,意为布谷村,因此村布谷鸟来得早得名。   打乌冈:似与打乌鸦有关,实则不然。在香格里拉县南部。藏语,打乌为杜鹃丛,冈为山梁,意为杜鹃丛山梁的牧场。   其枪错:好似说枪打错了,在香格里拉县大中甸乡,藏语,其枪为大雁,错为湖,意为大雁湖,因牧场在大雁湖边得名。   康滇顶:似有西康云南之顶巅之意,在德钦县城升平镇西北面,藏语,康为桃树,滇为台地,顶为上,意为桃树台地上。   金翁过卡:似乎是“金翁”经过“哨卡”,实为箐口。在香格里拉县东部,洛吉乡驻地松坪子村北面。藏语,金翁为箐名,过卡为箐口,意为金翁箐口,因村居箐口得名。   别夺窝子:好似规劝,实为彝汉混合语地名。在香格里拉县城东南部,虎跳江乡驻地下桥头北面。彝语,别夺为人名,窝子为汉语住地,全意为别夺的住地。   第五、壮语地名更有趣   “八宝”水井口,“南瓜”倒钩刺;“夜思”为水草,“梦天”蚱蜢多;“东楼”芦苇坝,“西宁”赶过街;“南江”山梁中,“百夜”小山口。   八宝村:在广南县八宝乡驻地,为著名八宝米产地。八宝不是“八样宝物”,而是壮语,八为口子,宝(播)为水井,意为水井口,即水井前面的村子。   南瓜村:在广南县杨柳井乡,不是平时吃的南瓜,而是壮语,南为刺,瓜为倒钩,意为倒钩刺多的村子。   富宁县“鸡蛋”村:不是因出产鸡蛋得名,而是壮语,有几层坎子的地方。   百夜:在富宁县者桑乡百民村东北4公里,不是“百个夜晚”,而是壮语,百为口,夜为小,意为小山口,因地处小山丫口处而得名。   梦天:在广南县底圩乡,不是梦游天宫,而是壮语,梦为窝,天为蚱蜢,意为蚱蜢窝,以蚱蜢多而得村名。   东楼:在富宁县剥隘镇西北1公里,不是“东边之楼”,壮语,东为坝子,楼为芦苇,意为芦苇坝,因河滩上长芦苇而得名。   西宁:在富宁县那能乡那法村北3公里。壮语,西为赶街,宁为坡顶,意为坡顶上赶街。因宋代建村时,村居原赶过街的坡顶而得名。   天歪:在广南县八宝镇。不是《淮南子·天文训》:“昔日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而歪斜;而是壮语,天为棚子,歪为水牛,意为水牛棚。因建村前此地盖过牛棚而得名。   第六、“勐龙”“飞龙”并非龙,“弄岛”“冰岛”没有岛,“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头城   1.“龙”非龙   傣语“龙”为大。如曼飞龙,“曼”为寨子,“飞”为树阴,“龙”为大,意为有大树阴的寨子,因有大榕树(当地称大青树)遮蔽而得名。   彝语“龙”为城,又译为“笼”。如呈贡县县城南约12公里处“化古城”,原名大吴笼。《元史·地理志·归化》说:“在州东北、呈贡县南,西滨滇泽,地名大吴龙,昔为吴氏所居,后为些么徒蛮所有,……至元十二年割大吴龙、安江、安淜立归化县。”即此地宋大理时为彝族先民“些么徒”强宗部的大吴笼土城,“大吴龙”,因“昔为吴氏所居”,彝语谓笼为城,加上汉语的“大”字,得名大吴笼。   2.“岛”非岛   为傣语地名。如瑞丽有弄岛,瑞丽江北岸,“弄”为水塘,“岛”为青苔,意为有青苔的水塘。   临沧有冰岛,“冰”为角落,“岛”为青苔,意为长有青苔的角落。   3.“姐”非姐   “姐”字地名,如瑞丽市姐告、姐相、姐勒、姐冒等。姐告,东、南、北三面和缅甸的木姐镇相连,是我国大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的门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过去人们认为这些地名因傣族妇女得名,实际上并非如此。傣语,“姐”,告为旧,“姐告”意为旧城,因相传麓川土司曾有几代在此筑城而居,元代麓川路后一度迁至今瑞丽市所在地勐卯镇,故称此为旧城。姐冒,傣语,“冒”为新,意为新城。姐勒,“勒”为上方,“姐勒”意为此处在城的上方。姐相,“相”为宝石,意为宝石城或宝石街,因历为中缅边民互市集镇、宝石荟萃,故名。   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一带傣语称城为“景”,如允景洪,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为城,“洪”为黎明,“允景洪”意为黎明之城。刀国栋著《傣泐》一书讲了“黎明之城”的由来,他在书中说:“传说(傣族头领)叭阿腊窝追赶金鹿,到达这里时刚好天明,叭阿腊窝认为这是一个吉祥的兆头,……他就决定建都在‘景列’了。随着人口的增长,……(当地)不能满足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就移到澜沧江南岸来建设和发展。正在迁移时,恰巧有一位自称佛主长老游历四方,到达景洪时也是天刚亮,就把这座城市取名为‘允景洪’。傣语的‘洪’就是‘黎明’的意思,‘允景洪’即黎明之城。”   景谷县景南,在景谷县威远镇东南32公里的山谷中。傣语“景”为城,“南”为水,意为水边之城寨。因地处景南河转弯处而得名。   傣语称城又译为“整”,如江城县整董镇,傣语“整”为城,“董”为看见,意为看见的城。因元代为耿冻路的治所,景董城在视野之内,故名看见的城。   4.“南京”与江苏南京无关   傣区称为“南京”的地名很多,不是因南京人得名。普洱市镇源县有南京乡、南京街;德宏州瑞丽县有南京里,初来者往往误认为是汉语地名,猜测是因南京籍的人迁居而得名,经过地名普查,证实这种猜测是不对的。原来,镇源县南京乡“南京街”,地处山坡之上,昔为傣族居住地,因山上有泉水可供饮用和灌溉,出产水稻,傣语“南”为水,“京”为吃,南京,意为有水吃的地方。瑞丽县勐秀乡“南京里”,“南”为水,“京”为吃,“里”为好,意为水好喝的地方,因山泉甘美而得名。耿马县“南班岗”,“南”为水,“班”为分给,“岗”为伙伴,意为把水分给伙伴,因该村缺水,曾因为取水争闹,后经老人出面调解,按一定比例把水分给大伙,以此得名。耿马县“南宋里”,“南”为水,“宋(双)”为二,“里”为槽,意为有两个水槽,因该村以两个水槽引水而得名。   5.“白”为山“黑”为湖   如嵩明县白邑,是松华坝水源地。彝语“白”为山,“邑”为城一样的大村,意为山脚下像城一样的大村。   普者黑:是丘北县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彝语,“普者”为虾子,“黑”为水塘,意为产虾子的水塘。   第七、彝语地名之规律   “龙”城“罗”虎“碌”为石,   “白”山“黑”湖“矣”为水;   “他”松“么”竹“施”为草,   “泥”牛“万”猪“雌”为羊。   1.“甸”为坝   云南“甸”字地名居全国之冠。从1986年出版的《全国乡镇地名录》看,全国县乡镇“甸”字地名203个,其中云南117个,占57.9%;辽宁24个,江苏16个,吉林8个,浙江9个,黑龙江6个;其余北京、河北、内蒙、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共23个。   经考证,笔者得出结论:   一是彝语音译为“甸”、“底”、“滴”、“迭”等一类地名,意为平地、坝子。如峨山县:塔甸,彝语“塔”为松,“甸”谓坝,即长有松树的平地。开远市乍黑甸,彝语,“乍”为有,“黑”为塘,“甸”为坝子,意为有水塘的坝子。《鲁甸县地名志》载,鲁甸,昔名小乌蒙(即对昭通昔称乌蒙而言),原系彝族聚居之地。鲁甸为彝语地名,“鲁(诺)”,彝族的称号,“甸”(迪),平地、水草坝子,意为彝族居住的平坝。   二是古代称赕,现在称甸,《元史·地理志》上同时出现赕和甸,反映了赕向甸的转化过程。   三是甸字地名由云南传向全国,反映了彝族先民由云南向全国迁徙的历史过程。   2.“矣”为水   彝语“矣”、“邑”、“以”、“易”等字的地名,其意为水。昆明城外有矣六乡,“矣”为水,“六(龙)”为城或大村,意为水边的大村子。因村子大,地处滇池边而得名。禄劝县云龙乡,在屏山镇西北,云龙坝子中部,引水济滇工程水库地,《元史地理志》载:为“易笼”,“易”为水,“笼”为城,意即水城,后讹为易龙,今作云龙,因古代建城于水边得名。水城河与云龙河在此交汇,村三面临水,略呈圆形,土城堡及城壕尚存。   3.碌为石   彝语音译为“碌”、“鲁”、“路”、“罗”、“乐”的,意为石头。如禄丰县,原称碌甸彝语“碌”为石,“”为甑,因江中有石如甑得名,修成昆铁路时炸毁。禄劝县“碌”为石、“甸”为坝,意为石山梁下的坝子。元谋县城区路古模,彝语“路”为石,“古模”为大路,意为大路傍边石头多之地。蒙自县期路白,“期”为下,“路”为石,“白”为山,意为石头山下的村子。   4.“罗”为虎   《全唐诗》732卷载有唐南诏赵叔达《星回节避风台骠信命赋》的五言诗:   法驾避星回,波罗毗勇猜。   河润冰难合,地暖梅先开。   下令俚柔洽,献賝弄栋来。   愿将不才质,千载侍游台。   唐代樊绰《云南志》载:“大虫谓之波罗密,亦名草罗。”《新唐书·南诏传》:“金波罗,虎皮也。”《玉溪编事》注引赵叔达诗亦说:“波罗,虎也”。一般认为,南诏政权的统治者是彝族,南诏统治区内也有大量彝族居住,故称“波罗”为虎者,可能是彝语,或白族语,因白族语中来自彝语的词汇不少。今富民县罗免彝族苗族乡,有大罗免、小罗免两村,皆因历史上山上曾有老虎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云南省·大罗免》:“彝语‘罗’为虎,‘免’为地方,意即有虎的地方。”《富民县地名志·罗免区》:“系彝语地名,彝音:弄咩,弄:老虎,咩:叫,意为老虎叫的地方。本地彝族叫罗梅白,意为老虎山。”   5.“塔”为松   峨山县塔甸,彝语“塔“为松树,“甸”为坝子,意为松树坝子。   富良棚乡他轰村,“他’为松,“轰”为多,意为村傍松树较多的村子。   6.“泥”为牛   有句成语:“泥牛入海无消息”。无独有偶,云南称“泥”的地名就是指“牛”。如宜良县白泥磨,彝语,“泥”为牛,“白”为山,“磨”为马,意为山上放牛马之地。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阿泥麦得洼别”,傈僳语,“阿泥”为牛,“麦得”为黑眼睛,“洼别”为山梁,意为找到黑眼睛牛的山梁。峨山县城关镇新村大队尼达村,“尼”为牛,“达”为上坡,意为牛上坡。   第八、傣语地名之规律   “勐”为地方“曼”为村,“东”为坝子“景”为城。   “南”为河水“那”为田,“岛”为青苔“旺”为藤。   “相”为宝石“章”为象,“辛”为石头“班”为坪。   “道”为葫芦“固”为蕨,“仑”为软石“弄”为塘。   1.“勐”为地方   傣区称“勐”的地名很多,如勐腊、勐海、勐龙、勐仑等。有的译为“孟”,如孟连。历史上还译为“木”、“谋”、“猛”的,如木邦路等。   勐腊县,“勐”为地方,“腊”为茶,勐腊即产茶之地。该县有南腊河,“南”为水,“腊”为茶,即茶水河。传说释迦牟尼到当地传教,曾饮茶一盏,觉得茶香四溢,兴奋之余,顺手将剩茶倒地,顿时变成一条茶河。此传说系因当地产茶历史悠久而在宗教传说中得以反映。   2.“东”为坝子   傣话音译为“东”、“栋”的,意意为坝子。如景东县,傣语“景”为城,“东”为坝,景东即坝子城或坝边城。沧源县勐董(镇),傣语意为坝子中间之地。临沧县邦东,意为平坝。镇源县者东(街),意为坝子中的小城。镇源县东岗(村),意为平地中间的村子。元江县东峨(乡),意芦苇坝子。沧源县勐董(镇),意为坝子中之地。缅甸有景栋,与景东涵义相同,即坝子城。   3.“曼”为村寨   傣语音译“曼”、“芒”、“蛮”的,意为村寨。如景洪县曼伞,傣语,“曼”为寨子,“伞”为竹,即竹寨;曼点乡,“点”为田埂,即田埂寨,因最早时村子建于田埂边雨得名;曼么乡,“么”为芒果,即芒果寨。景东县漫湾,“漫”为寨,“弯”为尖山,漫弯为尖山旁的寨子。上世纪80年代后期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建电站,因是水电站,上报时加了水旁,成了漫湾电站。   5.“那”为田   傣语音译“那”、“腊”的,意为田。如盈江县支那,傣语“支”(遮)为城,“那”为田,意为田中之城。   6.“谋”为马   元谋县,晋人常璩《华阳国志》载:“县有元马,日行千里,土人呼马为谋,县以此名焉。”元马并非元代的马,而是千里马一类的意思。历史上当地属傣族聚居区,傣语“元”为飞翔,呼“马”为“谋”,元谋即飞马、神马之意。   耿马县,傣语,“耿”为地方,“马”为马,耿马,即跟着马跑找到的地方。该县勐撒乡勐麻寨,傣语“勐”为地方,“麻”为马,勐麻即马多之地。   7.“章”为大象   傣语音译“章”、“璋”、“掌”、“沧”的,意为大象。如澜沧江,据史书记载,古称兰仓水、兰沧江、鹿沧江、浪沧江等,皆为少数民族语音译选字之异。“澜沧”来自傣语,“澜(兰)”为百万,“沧(掌)”为大象,澜沧意为百万大象,因古代沿岸和流域内大象很多而得名。   另外,临沧县章驮,傣语“章”为大象,“驮”为打架,意为曾有大象打架之地。镇康县章奎,意为猎象之地。陇川县章凤,“凤”为吼叫,意为大象吼叫之地。盈江县弄璋(乡),傣语“弄”为塘,“璋”为象,意为象塘。耿马县南掌,傣语“南”为水,“掌’为象,意为大象喝水处。保山市坝弯乡芒掌,“芒”为寨,“掌”为象,意为象寨。盈江县遮闷掌村,“遮”为城,“闷”为万,“掌”为象,意为万象城。   三、管好地名事关大局   地名与四大文明建设有关。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列为“四位一体”,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   第一、地名与政治文明有关   大理州永平县之名,因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置博南县,〈永昌府志〉载:元代“以博南县置于明帝永平时,故改今名。”晋宁县,因晋代设晋宁郡,定名晋宁,以纪朝代,兼寓“安宁太平”之意。   昆明有“正义路”:1911年9月9日“重九”起义后,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之意,将南城门改称正义门,并将贯通南北之路改名为正义路。   鼎新街,在宝善街至南强街、祥云街之间,1940年前后成街,以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之意而得名。   道义街,东起报国街,西抵兴华街。清初成街,曾称扁担街。1941年取“铁肩担道义”之意,将其雅化为道义街,赋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新意。   新中国成立后带政治性的地名有:东风路,1960年前后,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命名为东风路,分东风西路、东风东路和东风广场。   第二、地名与物质文明建设有关   地名记载着各地资源情况,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信息,特别是生物资源的重要信息。如嵩明药灵山,曾名秀崧山,以明初《滇南本草》作者兰茂在山上采种药材得名。《嵩明县志》载:“秀插霄汉,产诸药品,蜀汉孟获尝寨于此。”这一地名,既反映了药材资源,又记载了孟获、兰茂的历史活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医药、旅游开发价值。   永平木莲花山以山中多木兰属木莲花树而得名。山顶有直径达1米以上的木兰属古树,属珍贵稀有植物,对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大理鸟吊山,最早为晋人郭义恭的《广志》记载。郦道元《水经注》作了转载:“有吊鸟山,叶榆县(今大理西北八十里),在阜山。……俗言凤凰死于此山,故众鸟丧。”今名鸟吊山,在洱源县凤羽西部,白语称“乐比脑”,讹为罗坪山。为夏季候鸟迁徙必经之地,为鸟类保护的重要科研基地。   第三、地名与精神文明建设有关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族人民互相依存,和睦相处。这在地名方面,也有反映。   昆明市城北“落索坡”,在昆明城北,黑龙潭之南,村居山麓缓之上。彝语,落为多,索为人,坡为族,意为人多的民族团结村。   昆明市团结街道办事处,在昆明城西北郊,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因本地属多民族聚居区,取民族团结之义而得名,1988年成立团结彝族白族乡,后改为街道办事处。   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江边村委会驻地埃美支村南面的“永壳”,地处河谷区,纳西族村。纳西语,永为绵羊,壳为宰,意为宰羊结盟之地。因历史上该村居住多种民族,曾宰羊结盟,宣誓世代和睦相处而得名。   嵩明县:因民族之间盟誓而得名。如《读史方舆纪要·嵩明县》:“金城南有诸葛武侯与夷插盟台,嵩盟之名本此。”   《云南图经志·嵩明州》亦载:“蜀后主建兴三年诸葛武侯南征,既至南中,所在战捷,廼与诸酋会盟于嵩山,即此地也。”这些会盟的记载倘若是实,则与诸葛亮“攻心为上”,南征结束后,“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将建宁大姓孟获调任御史中丞,“掌奏劾不法”,俸禄千石等团结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稳定边疆的指导思想是一致的。故赵藩《成都武侯祠联》说:“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一对联,把诸葛亮治军治国之策揭示得淋漓尽致。   回顾历史,最著名的团结盟誓,建立殊勋者,当数刘伯承与小叶丹的盟誓。我省也有一次重要的民族盟誓,即云南普洱市宁洱县,1950年12月普洱专区26种民族代表在宁洱召开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时,立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其誓词为:“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在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此团结盟誓,既代表了当年普洱专区各族人民的心愿,也反映了云南各族人民的心声。   第四、地名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   在滇西北民族语地名中,有不少反映和憧憬生态文明的地名。如“香巴拉”,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与香格里拉县古藏语地名“尼日宗”、“独洛宗”,意为日月城一样,是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反映和追求。“香格里拉”,原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描写的世外桃源、美妙的人间乐土。以“香格里拉”为县名,与“迪庆”藏语意为极乐太平、吉祥如意一致,体现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美好幸福生活的意愿,与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都是一致的。   在云南民族地区,还有将山、水、林、木神化,来保护生态之习。   迪庆州境被奉为神山、神水的山水名称甚多。如德钦县霞若乡驻地西北部“珠曲”,藏语,“珠”为一种有发髻的神,“曲”为河,意为神河;德钦县“卡格博峰”为“雪山之神”;德钦县城驻地西部“面茨姆”峰,藏语,“面”为下看,“茨姆”为藏族女娃名,意为卡格博山神注目着的女子,即神女峰。   这些地名中的山神都是有感情的。如德钦县佛山乡巴美村委会东南面的“塘龙赤机”,藏语,塔龙为村子名,赤机为忿怒,意为塔龙村的怒发神山,因村民奉此山为发上冲冠之怒发神山而得名;有高兴和喜欢歌舞的,如“采贡”,在德钦县升平镇东南部,珠巴龙河西岸,河谷区,霞若傈僳族乡驻地。藏语,采为游艺,贡为山梁,意为山神歌舞游艺的山梁。因神话传说当地山神喜欢唱歌跳舞而得名。这些地名,反映了人们心目中的山神是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的,这是人间社会生活在神的世界中折光的反映,同时也表达人们对超自然力的敬畏,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和憧憬。   当地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对神山是十分尊重的。藏民族对森林和树木进行多方保护,尤其对列为地区、族群、村寨、家庭的神山和寺院所在地的神山,都不许狩猎、放牧,更不准捕杀飞禽走兽。   我省许多民族地区都有神林、神山和相应的保护习俗,刀国栋在《傣泐》中,阐述了傣泐先民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认识,“傣泐先民把大自然作为他们的命根子而加以保护。各村寨就借用人们信仰原始宗教的心理,把腾曼(傣语,“曼”为村寨,“腾曼”,意思是各村寨的森林)都有神化为‘龙曼’、‘色曼’(是寨神林的意思)。这样,既使当地人更加神化谁都不敢去动,也告诫外来人,这片森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神林。”   纳西族基于对代表整个自然界的超自然神灵“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兄弟的生态文化观。这种基于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生态保护观,千百年来对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五、文化底蕴积地名   例一,通济桥与孔雀胆的故事。   “梁王除段功,通济桥边,阿公主,泪湿罗衫”。   通济桥,今已不存。据《新纂云南通志卷三十六·通济桥》转引《雍正志》及《云南府志》载:“元梁王格杀段平章于此”,约在今书林街口。清康熙年间所纂《云南府志》载,当时“水涸而桥存”,后桥亦拆除。   “元梁王格杀段平章于此”,段平章即段功,原为蒙化(今巍山县)知州,元至正六年(1346年)升任大理总管。元朝末年红巾军首领明玉珍率部攻入云南,破中庆路(今昆明),追击梁王至威楚(今楚雄)。梁王令段功御之。段功率军至吕合(今南华县东),战关滩江。红巾军败退,屯兵古山寺。段功令人焚寺,乘其乱,以骑兵出击,连捷,追至七星关(今毕节县西南),大破之。红巾军退回四川。梁王返回中庆府,为感谢段保境退敌之功,“奏授段功为云南行省平章,以女阿妻之。”(《滇云历年传》)   阿虽为蒙古族,但深通汉文,善长诗词,美貌聪颖;夫妻恩爱,感情日笃。段功因功高,威望日增。梁王渐生疑忌,加之有人乘机进言,说段“有吞金马、啖碧鸡的野心”,遂下决心除段。密召阿公主:“今付汝孔雀胆一具,乘便可毒殪之。”阿劝段西归,三谏终不听。至七月中元,梁王“邀功赴东寺演梵,至通济桥,马逸,因令蕃将格杀之。”(《滇考下》)。“梁王杀段功,阿闻之痛哭,……命侍女锦被包之,以王礼敛,送归大理,作诗挽之。”诗名《吐噜歌》:   “吾家住在雁门深,一片闲云到滇海。心悬明月照青天,青天不语已三载。萍花历乱苍山秋,误我一生踏里彩(“踏里彩”为蒙语,意为锦被)。吐噜吐噜(“吐噜”为蒙语,意为可惜)段阿奴(对段的爱称),施宗施秀同奴歹(阿于灯下劝段功西归时“犹言云南施宗、施秀二人以胭花殒命,奈何不听”)。云片波鳞不见人,押不芦花(朔方起死回生灵草之名)颜色改。肉屏(即骆驼)独坐细思量,西山铁立(松林)风潇洒。”   梁王杀段功,清人杨琼《滇中琐记》载:“闻变,痛哭欲自尽,梁百计防卫,终悲愤作诗,不食而死。”另说,阿是在通济桥跳水自尽的。   后来明玉珍再次进攻云南,适逢段功原配夫人所生之子段宝为大理总管,梁王又向段宝借兵,遭到拒绝,势孤力弱。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统兵征云南,破梁王兵于白石江。梁王巴匝剌·瓦尔密走投无路,逃至晋宁忽纳寨(今称下梁王村,因梁王事及与上梁王村相对应而得名),投滇池而死。   沐英平定云南后,曾于昆明南郊柳坝村建阿姑庙,纪念阿和段功,庙之楹柱上挂有对联:“祸变起伦常,夫也何辜,父也何仇,泣尽千行血泪;奇冤含肺腑,羌(段功原配夫人所生长女羌奴亦名羌娜)兮休怨,宝(段宝)兮休怒,怜此一片贞心。”   根据通济桥上的这段史实,郭沫若编写了《孔雀胆》的话剧。剧中的“安排”,阿是吞孔雀胆自尽的。近半个世纪以来,此剧被多次搬上舞台,尤其是席明真移植的川剧本,1955年由原四川省川剧院首演时,连演200多场,很是轰动。1960年春节郭沫若观后曾赋诗以赞其盛:“一昔氍毹人满座,全场巾帼泪盈腮”。《中华字海》:氍(qú音渠)毹(shū音舒),毛毯一类的东西。   例二,“五里多”的启示。   “五里多”:在城区东南部。民航路两侧,南至金汁河埂,北至一环南路一带。来自“斡(音wo,握)耳朵”(又作“兀儿多”),为蒙古语,意为衙门和驻兵的行营。因“斡耳朵”难听难写,且其地约距原大南城门五华里多,清代民间以谐音,传呼俗成,转化为“五里多”。   2009年到内蒙考察,发现“鄂尔多斯羊毛衫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原来与昆明市的“斡耳朵”为同一意思,蒙古语意为宫殿,元代五里多一带建有梁王离宫,即名“斡耳朵”;“鄂尔多斯”意为多宫殿的地方,又为守护成吉斯汗陵墓“八白室”的地方。   由“斡耳朵”与“鄂尔多斯”同源,对于探索云南蒙古族与内蒙“鄂尔多斯”部落的关系,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挖掘“五里多”的文化积淀,对了解历史上的“阿盖公主”,对发展旅游产业都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历代地名,有利于提升人们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意识。   例三,上马巷、下马巷的历史回眸。   上马巷、下马巷、饮甘巷,在翠湖之南,都是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因清时官员到城隍庙(旧址在今五一电影院)、武庙(旧址在今武成小学)参加祭典活动时,到此下马,步行前往,称下马巷;饮甘巷内有水质甘甜的水井,供官员人、马饮用,甘者甜也,故名饮甘巷;祭祀结束,到上马巷处骑马返回,故名上马巷。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昆明城市变得更美丽了,但一度对历史古迹的保护则重视不够;一旦历史文化古迹灰飞烟灭,“历史文化名城”将名存实亡。因此,要高度重视和保护昆明仅存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包括保护和传承这些记述文化遗产的历史地名。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应学习《地名管理条例》,并在依法管好古迹和地名方面作表率。70年前,就有乱改地名、以讹传讹的先例。如“车家壁”,在昆明城西南,南距高峣2千米。明、清时曾名赤家壁、赤甲壁,讹为车家壁,即“因村北有岩壁,斜阳照之,闪闪作赤色而得名。1937年,昆明市区至本村通行公共汽车,汽车公司主观设站名为车家壁。”“文革”中,搞红海洋,千部一腔,千地一名,教训值得记取。改革开放后,乱改地名很突出。要改变乱取地名、乱改地名、乱用洋名、随意而为的现象。198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地名命名、更名的暂行规定》,强调:“地名要保持稳定,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地名的更名要本着“符合历史,照顾习惯、体现规划,好找好记”的原则进行。1986年,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更是重申:“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的地名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古地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按照国务院《地名管理办法》规定,更改地名必须经过省、市民政部门和地名管理机构论证和审批。   总之,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外在名称代号,而且它还在某种程度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该地的历史、方位、风俗、传说、地方特点等深层次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要注意发掘地名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服务,为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西南桥头堡的战略服务。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648891458 传真: 邮箱:pengxianhuang#163.com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 邮编:111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昆明城市网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