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明清时期昆明滇池坝区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 昆明志
楼主回复
  • 阅读:1667
  • 回复:0
  • 发表于:2022/1/5 0:05:13
  • 来自:云南
  1. 楼主
  2. 倒序看帖
  3. 只看该作者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昆明社区。

立即注册。已有帐号?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

明清时期滇池坝区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

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李 峰

一、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水利体系的形成

明清以来,滇池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形成了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了解滇池流域水利工程体系的形成过程,现将整个滇池流域的水利工程统计如下表等:

滇池坝区沟渠时空数量统计表


明代

雍正

道光

光绪

总计

盘龙江

1




1

金汁河

5




5

银汁河





海源河





宝象河

1

13


2

16

马料河


11

2


13

洛龙河





捞鱼河





柴河





东大河





海口河





总计

7

24

2

2

35

滇池坝区闸坝时空数量统计表


明代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同治

光绪

宣统

民国

总计

盘龙江

5

2





1

9

2

5

24

金汁河

6

2

1





3

2

1

15

银汁河


6

1



1




2

10

海源河


4







1


5

宝象、白沙河


5

1





2

2


10

马料河


7









7

洛龙河


2



1






3

捞鱼河




1







2

柴河


7

4



25





36

东大河


2









2

海口河












总计

11

37

7

1

1

26

1

14

7

8

113

滇池坝区堰塘时空统计表


明代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同治

光绪

宣统

民国

总计

盘龙江











金汁河








1


8

9

银汁河



7







3

10

海源河








3


7

10

宝象、白沙河








3


4

7

马料河

1







1



2

洛龙河











捞鱼河

9

1

1

1



1

8



21

柴河


1









1

渠滥川


2








5

7

海口河











总计

10

4

8

1

1

16

22

62

滇池坝区水利工程时空统计表


明代

康熙

雍正

乾隆

嘉庆

道光

同治

光绪

宣统

民国

总计

盘龙江

5

2





1

9

2

5

24

金汁河

11

2

1





4

2

9

29

银汁河


6

8



1




5

20

海源河


4






3

1

7

15

宝象、白沙河


5

14





7

2

4

32

马料河


7

11



2


1



21

洛龙河


2



1






3

捞鱼河


2

1

2



1

8



14

柴河


8

4



25





37

渠滥川


4








5

9

海口河











总计

16

42

39

2

1

28

2

32

7

35

204

从表以上的的统计中可以知道,见诸史料的沟渠兴修主要有明代、清雍正、道光、光绪年间,主要集中于清雍正之前;流域上,主要分布在金汁河、宝象河、马料河流域内。闸坝的兴修主要集中在清康雍时期和光绪之后;流域上,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盘龙江、柴河、金汁河、银汁河和宝象河河流域。堰塘的兴修亦是集中于清雍正之前和光绪之后;其流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捞鱼河、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等流域内。

明代的水利兴修主要集中在盘龙江和金汁河流域,至清前期逐渐扩展到整个滇池流域;至清中期兴修水利较少,最突出的是柴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引水闸坝;至清后期和民国时期,则主要集中于昆明“六河”流域内。从总体上看水利工程的兴修主要集中于昆明“六河”、捞鱼河以及柴河流域。

整体上,沟渠、闸坝、堰塘等水利工程的分布都集中在清雍正之前,尤其是见诸记载的沟渠基本兴修于明代和清雍正时期;同时,滇池流域的水利工程的兴修至雍正时期扩展到整个坝区内,可见至清雍正时期,滇池坝区内的水利工程体系已经形成。

二、滇池坝区农田灌溉类型的差异

滇池流域内各河流上中下游由于地形特征的不同,限制了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影响上下游水利工程的分布,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水利工程运行体系。

(一)河流下游的分泻水势和分水灌溉

从滇池流域水利空间工程分布中,可知各河下游地区是闸坝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尤其是靠近河流下游的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河流下游地区地势较低,为汇水区,所以沿湖地区的河流下游地区水利工程的主要的功能是分泻水势,尤其是雨季的洪水等。此外,河流下游各闸坝所分子河和沟渠在分洪泻水、防治水害的同时,亦承担着下游地区的灌溉之责。

分泻水势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盘龙江下游所谓的“一河十尾”。盘龙江下游的水患在孙髯翁《盘龙江水利图说》中有详细描述,“江势北高南下,每骤雨而水便发,若遇积雨,立见沸腾;又况昔深今浅,水一平江,重沿北岳堤岸皆溢,竟至水入人家,坏垣破壁,十余年间,或褰裳至六七次”[1]。所以,盘龙江下游地区形成了金家河、太家河、杨家河、采莲河、永昌河、板坝河、西坝河、涌莲河、鱼翅河等九条子河,与盘龙江正河形成“一河十尾”之态,一泻盘龙江水势。同时盘龙江亦承担着其东岸金汁河、西岸银汁河两河流域内的水势分泻之责。正如《六河考》所言,“银棱河之通盘龙江者,凡十一支,曰东龙须,西龙须,大闸,流沙闸,一瓦水,牛吃水,白龙闸,王俊闸,小营闸,文殊闸,分水闸;金棱河之通盘龙江者,凡四支,曰戴金箔闸,曰大、小韩冕二闸,曰杨妈妈河口杨、清河口,两支合为一”[2]。金汁河除以上所言四支外,还有金棱闸分水,“(金汁河)至吴井桥,流里许,设金棱闸,分河水向西流,由明通河十字闸送水入盘龙江。”[3]

盘龙江及其分流子河的功能虽重在分泻水势、防治水患,但其分流子河亦是流经地区的灌溉水源。《盘龙江图说》言,“自分水岭以下,正河、支河各派均属田高河低,俱用水车车入田中”[4],正是真实的写照。除盘龙江外,“其余诸河,如金汁、银汁、马料、海源、宝象等河,分支最多,俱资灌溉,时值栽插,滴水如金。若将河挖深,则水低田高;若将河身开宽,则水散流浅,以防水害,则得以收,水利则失矣。且历年以来,相度情形,夏秋间充溢,害不及一;春夏间灌溉,利不及百;深且宽则为利少,浅且窄则为利多。”[5]可知“六河”其他五河下游地区亦要考虑到“防水患”和“兴水利”两个因素,柴河下游亦是如此。从柴河流域下游众多的分水闸坝及其所分子河可知,柴河下游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子河亦是承担着“防水患”、“兴水利”之职。

(二)河流中游地区的“河流—闸坝—沟渠—堰塘”灌溉体系

河流中游地区是分水沟渠、闸坝、堰塘共同比较集中的地区,沟渠、闸坝、堰塘构成了完整的水利灌溉体系。滇池流域各河流中游地区处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区,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但河道单一,农业灌溉用水不足,于是历代在河流中游地区修建了大量沟渠、闸坝、堰塘,形成中游地区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闸坝分水—沟渠引水—堰塘蓄水—灌溉”。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捞鱼河中游地区的过沙沟灌溉系统。

过山沟由柏枝营附近的分水石闸分捞鱼河水,分南北两沟入捞鱼河中游北岸地区的堰塘,以备灌溉之需要。光绪《呈贡县志》[6]和《新纂云南通志》[7]中有关于过山沟灌区内部分积水堰塘的描述,列表如下:

过山沟灌区部分堰塘蓄水信息

堰塘

分水描述记载

出处

吴家坑堰

每年清明积过山沟水十二天,坑外田不敷栽插,仍用大塘堰之水

光绪《呈贡县志》

李家堰

积过山沟谷雨水,七、八日不等

光绪《呈贡县志》

赵家堰

每年立夏积过山沟水三天,秋收后箐沟间水听随积之

光绪《呈贡县志》

大水塘

每年七月初一日起积过山沟水,共一个月

光绪《呈贡县志》

大塘堰

每年于八月初一日积过山沟水至立冬止

光绪《呈贡县志》

柏枝堰

光绪《呈贡县志》

大洛龙堰

每年大寒七日、惊蛰九日、清明七日积过山沟水

光绪《呈贡县志》

小洛龙堰

光绪《呈贡县志》

王家堰

由过山沟放冬季闲水积潴,溉田九百余亩

《新纂云南通志》

大水堰

由过山沟放水及秋季洪水积潴,溉田二千余亩

《新纂云南通志》

中和堰

由段家乡分水石闸上积过山沟闲水,灌本乡田七百余亩

《新纂云南通志》

从上表中可知,过山沟灌区内的蓄水堰塘有规定的蓄水日期和时限,这样就形成了“分水石闸分捞鱼河水入过山沟——过沙沟引水入各堰塘——各堰塘蓄水灌溉”这样一个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在其他流域的中游地区亦是如此,如金汁河流域的“广南卫沟、漫水闸水——王宝海”、宝象河流域的“麻线沟——小东村堰、合家塘”和“羊堡头沟、广济沟、杨柳沟——毛家塘”等。

(三)河流上游及支流区域内单一水利工程灌溉和引泉潭灌溉

在滇池流域,亦有众多堰塘、闸坝分布在河流上游和河流周边的山箐之中。分布在河流上游支流上的闸坝,主要用于堵水灌溉支流沿岸土地;而散布于山间之中的堰塘,则主要是用于蓄积山箐之水,以资灌溉。

以闸坝为中心堵水灌溉的主要见诸于河流上游的支流附近,最为典型的例子当是柴河上游的大坝河。大坝河上游众多的支流附近都建有堵水闸坝,如山冲坝、马鞍坝、官庄坝、石坝等。以堰塘为中心的,多是蓄积山箐之水以资灌溉,堰塘多分布于河流上游附近的山区。最为典型的便是海源河西部和北部的山区,这些堰塘有些并不属于海源河流域,但这些处于山涧之中的堰塘多是蓄积山箐水,以备灌溉之需。

河流上游还有以泉潭为中心的引水灌溉工程,比较典型的便是金汁河流域的滥坝和马料河上游的沿山沟。据道光十七年(1837年)《永垂不朽碑》[8]载,波罗、牛圈“二村地面出有清泉一潭,名曰滥埧,此水原分东西二沟,东流一沟灌溉波罗村一带地方田亩,西流一沟灌溉牛圈村一带地方田亩,二村之田共约粮五十余石零,系在止六里地方各有古规,分流灌溉”;但没有具体分水用水制度的记载。马料河上游有沿山沟引黄龙潭水灌溉其上游地区,“潭水仍照原断一九分放,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日为一轮。每逢甲日,准上游李如林等新旧二村放一昼夜入沟,蓄灌沟旁高田,其余九日夜昼归马料河直流,遇放水日期,启闭闸枋,周而复始轮流分放。”[9]

注释:

[1](清)孙髯翁:《盘龙江水利图说》,云南省图书馆藏清道光抄本。

[2](清)戴炯孙纂修:道光《昆明县志》卷一《山川志》,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刻本。

[3](清)黄士杰:《云南省城六河图说·金汁河图说》,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影印本,第11页。

[4](清)黄士杰:《云南省城六河图说·盘龙江图说》,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影印本,第7页。

[5](清)黄士杰:《云南省城六河图说·六河总图说》,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年影印本,第2页。

[6](清)李明垫续修、李蔚文等续纂:光绪《呈贡县志》卷八《续修水利》,朱若功原本,光绪十一年(1885年)增刻雍正本。

[7] 龙云、卢汉修、周钟岳纂:《新纂云南通志》卷一百三十九《农业考二·水利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8]道光十七年《永垂不朽碑》,现存于昆明市官渡区碑林博物馆。

[9]道光二十年《马料河碑记》,现存于昆明市呈贡区王家营乡麻莪村天子庙。


  
二维码

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陆
加入签名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