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昆明滇池区域的宗教地名简说

昆明滇池区域的宗教地名简说

关键词:昆明,滇池文化,地名简说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昆明城市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0871.red
  • 感谢 kunmi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796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滇池区域的宗教地名简说

 

苏国有

 

滇池区域是一个地处边疆、民族较多的地区,也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滇池区域与宗教有关的地名,由于滇池区域民族的多样性、宗教的多种性、分布的特殊性、时间的长期性,呈现出与宗教建筑有关的地名较多、与佛教有关的地名较多、位于城市城镇及城郊的地名较多、街巷名较多等特点。

一、滇池区域的主要宗教

滇池区域是一个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并存的地区。

道教传入昆明已有1800年左右。南诏时期,道教在滇池区域的影响渐大。元明时期,道教在滇池区域趋于繁荣,全真道之龙门派先后在昆明建造金殿、龙泉观、长春观、真武观、都雷府、三元宫、元龙阁、玉皇阁、文昌宫、城隍庙、关帝庙等道庙。滇池区域现存的道观及道教遗址,多系元明时期所建。清代,道教在滇池区域逐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明有道教信徒120余人。

佛教唐初已传入滇池区域。南诏时期,白族上层的信奉,强有力地推动了佛教在滇池区域的传播,作为南诏东都的拓东城,建造了与佛教有关的东寺塔、西寺塔、圆通寺等。大理国时期,滇池区域的佛教盛极一时,大理国议事布燮袁豆光出资兴建地藏寺古幢等即是证明。元明时期,随着佛教民俗化的深入,华亭、太华等寺庙的兴建,使佛教在滇池区域更加兴旺,“其俗善浮屠,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郭松年《大理行记》)。清代,佛教在滇池区域渐衰。民国时期,略有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明有僧尼200余人,居住于圆通、华亭、太华等十余所寺庙。

伊斯兰教一说是唐代、一说是元代传入滇池区域的。元初,蒙古大军征讨云南时,不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回回随之进入滇池区域。赛典赤·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政事期间,有不少伊斯兰教徒随同前来。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率明军入滇,又有不少江南、甘陕的穆斯林军士随征后落籍滇池区域。清代,朝廷对伊斯兰教实行挤压政策,昆明清真寺毁于兵燹。民国时期,伊斯兰教仍受迫害。新中国成立初期,昆明有清真寺39所,回民约2万人。

天主教在元初已传入滇池区域,并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元朝的覆灭,天主教在滇池区域逐渐绝迹。鸦片战争后,1863年,法国传教士首次在昆明建立传教站,并先后在昆明城区建立教堂十余座。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昆明教案”发生,天主教势力受到打击。民国年间,天主教在滇池区域发展甚缓。20世纪40年代末,昆明全市约有信徒600余人。

基督教于清代光绪年间开始传入滇池区域。光绪四年(1878年),英国传教士来昆传教。此后,传教士先后在昆明升平坡、马市口、小西门、武成路中和巷等处建教堂。1900年,“昆明教案”发生后,基督教传教重点由城市转向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特别是山区。民国年间,基督教在昆明缓慢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昆明有教堂47个、信徒约3000人。


二、昆明主城与宗教有关的地名

与宗教有关的城市地名,滇池区域主要分布在昆明主城区。根据街、路、巷的不同,将其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一)与宗教有关的街名

该类地名共7条。五华区2条:凤翥街,清代因建于有“凤翥楼”的明文昌宫(今文林小学)内而得名;龙翔街,形成于清初,原名三分寺街,因街口正对原位于今西站三岔路口之关帝庙(俗称三分寺),故名。盘龙区1条:桃源街,清代,街中段因有道教庙宇“青帝宫”,也称青帝宫,后统称现名。西山区1条:崇善街,南起后新街,北至金碧路,民国十一年(1922年)成街,1930年因有崇善寺得名。晋宁县3条:白塔街,晋城街名,位于北门车站西北面,南北走向。南起北门车站,北至白塔寺。因街北端有元代建白色喇嘛塔一座,故名;东方庙街,晋城街名,位于鹤峰巷东北面,东起东城门,西接上西街,因有东方青帝庙,简称东方庙,街因庙得名;龙井庙街,晋城街名。位于老县府街西面,南起袁家院大路,北接百花街,因南段东廊有龙井庙得名。

(二)与宗教有关的巷名

此类地名共35条。五华区29条。云龙巷,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称青龙巷,因青龙庵(已毁)得名。民国初年,因与威远街青龙巷重名,故改今名。天君殿巷,名始于清代,因巷中的天君殿而得名。仁寿巷,原名仁寿庵巷,因巷内有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的仁寿庵而得名,民国初年改称今名。白云巷,清代,因巷内有白衣庵,故名白衣庵巷,后谐音演变为白云巷。华山巷,原名土主庙巷,因巷底(原华山小学校址)有始建于南诏时期的土主庙而得名。1940年,华山小学在土主庙旧址上建校,遂改现名。华国巷,原名华国寺巷,因巷中有始建于清初的华国寺(今无迹)而得名。地藏寺巷,以巷内有地藏寺(1921年毁)而得名。吉星巷,清代,巷中原有一庙宇,塑福、禄、寿三吉星像,故名。高地巷,原名高帝巷,因巷中高帝庙(始建于明末,现无迹)得名。后“帝”与“地”谐音,讹传为今名。德兴巷,清末名德星巷,因“星君殿”得名。1945年,“星君殿”毁于火,后建为居民住宅,1979年谐音讹传为今名。财盛巷,清代成巷,因有财神庙,故名“财神巷”。抗战后期,改今名。青门巷,清代成巷,因有“青门寺”故名青门寺巷,1941年后,简称今名。咸宁巷,清初形成巷道,因有咸宁寺得名咸宁寺巷,1940年,简称今名。麒麟巷,明代建有“奇灵寺”,清代改称“麒麟寺”。清代成巷时名麒麟寺巷,民国时期改现名。报国巷,清代成巷,因巷口有报国寺,曾名报国寺巷,民国时改现名。青宁巷,清代形成巷道,因巷内有“青宁庵”得名青宁庵巷。1949年后,简称今名。里仁巷,位于翠湖公园之南。南起景虹街,北至巷底。清末,名静云庵巷,因巷中有静云庵得名。后取《论语》中“里仁为美”之意,改称今名。海潮巷,形成于清末,因巷内海潮庵得名。静安里巷,清代名静安庵巷,因静安庵得名。新中国建立前改称静安里,1979年始用今名。静定巷,清代名静帝庵巷,因巷中静帝庵得名。后谐音讹传为今名。义生巷,南起民生街,北段至武成路。清代南北两段不相通,南段称豆腐巷,北段名永国庵巷,因巷内有永国庵得名。1937年,两条巷贯通,命为现名。文定巷,清代因巷内有白衣庵,曾名白衣庵巷,后改今名。太平巷,清代成巷,因巷内有太平庵,故名太平庵巷。民国时期,简称现名。安宁巷,南起南屏街,北至庆云街,清初成巷,因有“天宁庵”,地名也称天宁庵。清光绪年间,改名为天宁寺巷。民国时期,改现名。吉祥巷,清代成巷,因有“吉祥庵”得名吉祥庵巷。民国时期,改用现名。福音巷,清光绪七年(1881年),巷中建“清真寺”,取“传送喜讯佳音”之意,故名。朝阳巷,名始于民国年间,因正对太阳宫(小富春街太阳巷内)而得名。仓圣宫巷,清代成巷,因有“仓圣宫”古庙故名,沿用至今。三义铺,明代形成巷道后,南段名竹子巷,因竹子商贩集中而得名;北段叫三义铺,因有三义庙得名。1949年后,两段合并,统称现名。盘龙区1条。万寿巷,南起拓东路,北至尚义街。明代是一所五院五进及两侧附属建筑物很多的大型寺庙,名“万寿宫”。官渡区2条。普照寺(巷),在拓东路东川巷(原玉川巷)。明代建寺名咸阳王祠,后倾塌。清代重修,名普照寺,巷因寺得名。太乙桥,位于吴井桥金汁河边,东至吴井新村,南邻吴井桥,西至金汁河,北接岔街新村。原是吴井桥村的耕地,1952年后逐渐建成工厂、仓库和居民住房。相传明代有“太乙庙”,庙旁金汁河上有太乙桥,桥因庙得名,居民区以桥名命名。西山区1条。昆福巷,清道光(1821)前,因巷中有天王庙,故名天王庙巷,后改今名。


(三)与宗教有关的其他城市地名

此类地名共3处:地台寺,建设路中段地片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在此建有地台寺,地片因而得名。1979年,道路拓宽后命为今名。尽忠寺坡,翠湖之南坡名,因有始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的尽忠寺而得名。白塔路,盘龙区路名,因在今白塔路南口的拓东路上有白塔得名。白塔元时建,清代毁。

三、与宗教有关的村名

与宗教有关的村名在滇池区域多达44条,共分布在5个县(区)。

五华区2条。弥勒寺村,原名摆渡村,形成于明代。后因村中有明代所建,内有高达丈余的铜铸弥勒佛而得名的弥勒寺,而将村名改为今名。观音寺,昆明西站至大普吉公路约3.5公里处村名,旧时建有观音寺,村因寺得名。

盘龙区5条。小龙村,因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建有小龙寺得名。大地,盘龙小河村名。此处有一寺庙,名法吼庵,村曾以寺命名。1950年后寺庙分给几家村民居住,因附近有一大片耕地,渐改今名。廖家庙,昆明北郊盘龙江东侧村名。早前城里一廖姓官吏在此建寺庙得名。白龙寺,金马山西北麓村名,因村北有“白龙潭”,潭畔有白龙寺,村以寺得名,两面寺,位于昆明主城东郊,东白沙河水库东南面。早前,有一寺庙,因前后两面建盖村舍得名。

官渡区20条。金马寺上村、金马寺下村,昆明主城东金马山西村名。因村旁有金马寺,相邻两村以寺得名,处北者名上村、偏南者名下村。香条前村、香条后村,昆明主城东南关上南侧村名。村中有一寺庙名古福寺,内左右各有香案一条,故名香条村。村分前后两村,其间隔一水塘,塘东者称前村、塘西者称后村。护福村,金汁河西侧村名。村中有护福寺,村以寺得名。灵山庙,昆明主城南金汁河西村名。因村中原有灵山庙得名。今庙已不存。寺后村,昆明主城南村名。因村在护福寺后面得名。玉龙村,昆明主城南村名。原名中天台,又名天子庙。1950年后以嘉言吉语改现名。青棚村,昆明主城南村名。早年名清静寺,因村中寺名得名。后以树林如棚改现名。万德村,金汁河东侧村名。清代村中建有万德寺,村以寺得名。太平寺,南坝至小板桥公路东侧村名。村中有古庙宇太平寺,村因寺得名。新治村,主城东南小板桥北村名。原名天子庙,以村中寺庙得名。1950年后,取“从新治理”之意改今名。九门里,六甲河上游村名。因村中有古溪寺、慈云阁,又名云溪村。云溪村和永丰村统称九门里。龙马村,官渡西南村名。明代马军(骑兵)屯田牧马得名马村。因村中建有龙王庙,更名龙马村。宝丰村,官渡西南宝象河下游两岸包括丁家村、郭家村、李家村、严家村、小村等相邻五村村名。原名下马村,后取村中佛教庙宇宝象庵的“宝”字,加农业丰收的“丰”字更现名。宏仁村,矣六北村名。因村中有宏仁寺得名。一名小耳村,金牌村,矣六北村名。传说早前村边有龙潭,潭旁有小庙,内供龙王金字牌位,故名。白塔村,矣六北村名。传说早前村中有一白塔得名。高庙,矣六西村名。因村中有兴国寺,寺庙建筑较高大得名。现寺庙大殿内仍保留完整的泥塑神像群。云龙村,矣六西村名。传说早年建寺庙时,从滇池边得漂木一棵,用作梁,故得名木落村,后以音同“没落”,遂以吉语改为今名。

西山区7条。复兴村,近日公园西南地片名。明末清初,先后在此建有北岳庙、白鹤观、肖公祠、宏觉寺、四官阁、斗母阁和大梵宫。佛事兴盛,故名佛兴村,后谐音演变为今名。波若庵村,在市区新闻路,亦名波转湾。旧时此地建有波若庵,民国时拆除,村因庵得名。红庙(村),昆明主城西村名。旧时祀奉关羽,建红庙于此,因而得名。红庙寺,昆明主城南,官庄西南太家河两侧,包括小石桥和孙家沟两小村在内的村名。因寺庙墙壁为红色得名。永盛村,主城西南太家河两侧村名。因村中有庙宇永盛庵得名。云龙大村、云龙小村、中新街北村名。旧时村里有云龙寺,村以寺得名。


呈贡区1条。观音寺,七甸村名,古名仁厚营。清道光元年(1821)建观音寺于此,村以寺名。

晋宁县9条。关索庙,二街村名,据明谢肇 《滇略》载,“降都督李恢随丞相亮南征,大破蛮兵,功最多……时左将军关羽子索亦有战功,开山通道,常为先锋。”后人认为关索曾率兵来此,并建庙纪念。清末,在庙旁建村,村因庙得名。牛王寺,新街村名,清代中期,村中建牛王寺,村因寺得名。栗庙,二街村名。因村旁树丛中,原有栗庙一所得名。(晋城)观音寺,晋城村名。为元代阳城堡万户府遗址,村北有观音寺一所,村因寺得名。帝释庙,晋城村名。建村前有庙一所,内塑帝释能仁天王,简称帝释庙,村因庙得名。小观音寺,晋城村名。位于老县府街西南面,因此地有小观音寺一所,内供奉观音像,村因寺得名。(新街)观音寺,新街村名。因村址原有观音寺得名。兴隆村,中和村名。民国初年,以村中有兴隆寺一所,由卧龙庄改名兴隆村,有兴旺发达之意。观音山,上蒜村名。村西石洞中塑有观音像,村因古迹得名。

四、滇池区域宗教的民俗化与地名数量的变化

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传入滇池区域后,随着宗教传播的拓展,信教人数的增加,宗教场所的增多,宗教文化的兴旺,宗教更加深入民间,更加民俗化。而宗教地名的产生,一方面,可以说宗教地名是宗教民俗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另一方面,还表明宗教地名的产生,又潜移默化地增强了民众的宗教意识,加速了宗教的民俗化。因而,从有明确起源时代的宗教地名产生的数量,我们可以或多或少地分析出滇池区域宗教民俗化的状况。

滇池区域与宗教有关的地名,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分布是:

唐宋时期有华山巷1条。

元代有九门里1条。

明代有三义铺、万寿巷、弥勒寺村、吴井寺、普照寺、太乙桥共6条。

清代有凤翥街、龙翔街、桃源街、云龙巷、天君殿巷、仁寿巷、白云巷、华国巷、吉星巷、德兴巷、财盛巷、青门巷、咸宁巷、麒麟巷、报国巷、青宁巷、里仁巷、海潮巷、静安里巷、静定巷、义生巷、文定巷、太平巷、安宁巷、吉祥巷、福音巷、仓圣宫巷、昆福巷、地台寺、万德村,呈贡观音寺,晋宁牛王寺、关索庙共33条。

民国时期有崇善街、朝阳巷、兴隆村共3条。

昆明城市网从滇池区域唐宋至民国时期宗教地名数量变化情况图来看,至少可以说明:第一,滇池区域的宗教地名,不是宗教一传入滇池区域即产生的,而是宗教传入后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在宗教向民间广泛渗入的基础上,才产生宗教地名的;第二,滇池区域的宗教地名最早在唐宋时期产生,到明代有了一定的发展,至清代达到了最高峰,清代以后又迅速减少;第三,清代是滇池区域宗教地名产生最多的时期,也应当就是宗教民俗化最深,民众宗教意识最强,宗教对民众影响最大的时期。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648891458 传真: 邮箱:pengxianhuang#163.com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 邮编:111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昆明城市网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