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本地文化 > 昆明碧鸡山与碧鸡秋色

昆明碧鸡山与碧鸡秋色

关键词:昆明,春城碧鸡山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 相关机构: 昆明城市网
  • 电 话:
  • 网 址:http://www.0871.red
  • 感谢 kunmi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
  • 点击率:284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

滨临滇池西岸的昆明西山,原名碧鸡山。碧鸡群峰由北向南,高峣山、华亭山、太平山、太华山、罗汉山、挂榜山,峰峦起伏,逶迤连绵,林木苍翠,百鸟争鸣,涧壑流泉,云蒸霞蔚。远眺碧鸡群峰,似庞大睡佛,像仰卧美人,故又称“卧佛山”、“睡美人”。南面罗汉峰突兀东向伸入滇池,远眺侧影,酷似大肚弥勒,故名罗汉山。明嘉靖年间,谪滇状元杨慎在《云南山川志》中赞美西山“苍崖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滇中一佳景也。”

    历史悠久的碧鸡山

    “碧鸡”之名,始于西汉。《汉书·王褒列传》载:“王褒,字子渊,蜀人也……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可祭祀致也。宣帝使王褒往祀焉。褒于道闵(死亡),惜之……”《汉书·郊祀志》也载:“宣帝即位(前73年),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持节而求之……”汉宣帝刘询听方士说益州(益州郡,滇池地区)有金马碧鸡之神,派谏大夫王褒赴滇求取,不料王褒半途病逝四川建宁(西昌),留下了《移金马碧鸡颂》。

    移金马碧鸡颂

    持节使王褒,谨拜南崖,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南之荒,深溪回谷,非土之乡,归来,归来!汉德无疆,广乎唐虞,泽配三皇。黄龙见兮白虎仁,归来!归来!可以为伦。归兮翔兮,何事南荒也!

    开头一段是“颂”的短序,王褒说他是奉旨出使,持节为信,赴南疆敬移金精神马、缥碧之鸡。颂词的大意是:

    金精神马、缥碧之鸡,处在偏僻荒芜的南疆,那里溪涧深邃,山谷迂回,是不宜居住的地方,归来吧,归来吧!汉朝的恩德无疆,广过唐尧、虞舜贤明君主,泽配开天辟地的天皇、地皇、人皇。如今黄龙现吉祥,白虎显仁德,归来吧,归来吧!你们可与黄龙、白虎媲美。归来吧,飞翔着归来,何必留恋南疆那样荒僻的地方呢!

    汉书记载及王褒之《颂》,是金马碧鸡最早的文字记载,迄今已有二千多年。

    唐代云南南诏樊绰撰《云南志》,又称《蛮书》,是唐代云南史地专著仅存于世的著作。《云南志·山川江源》记载了昆明金马山与碧鸡山:“金马山在拓东城螺山南二十余里,与碧鸡山东南、西北相对,土俗传云,昔有金马往往出见,山上亦有神祠……”“碧鸡山在昆池西岸上,与拓东城隔水相对。从东来者,冈头数十里已见此山。山势特秀,池水清澹。水中有碧鸡山,石山有洞庭树,年月久远,空有余本……”樊绰《云南志》记载,说明南诏时期拓东城东之山就称金马山,城西之山称碧鸡山,金马山有金马山神祠,碧鸡山有碧鸡山神祠,分别祭祀金马山神和碧鸡山神,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建碧鸡山神祠,是拓殖碧鸡山风景名胜之开端。历代地方志均记载,碧鸡山神祠在碧鸡山麓太史祠(升庵祠)南面。

    碧鸡山上开发华亭峰是在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云南大理国东京鄯阐(昆明)城,“鄯阐匡国侯高智升,以其(华亭山)冈峦峻峭,故竖楼台。每值风晨月夕,寒时暑候,驾舫涉海,舣(停靠)于汀渚,或摄轻裙,履巉崖,登高望远,携朋载酒,陟华亭峰顶,玩赏龙泉,临波放歌,徜徉徙倚,以快舒眺之乐。”高智升后裔高贤、高政,将竖楼台建别墅之山,冠名华亭山。

    元大德十年(1306年),统治云南的元代皇族宗室梁王松山,命在碧鸡山最高峰山腹建佛寺,“一载而成,赐寺额曰佛严,山曰太华。”延请高僧玄鉴无照住持。佛严寺因山名寺,又名太华寺。这是太华山、太华寺得名之始。

    继太华寺落成,元代相继在碧鸡山大兴土木兴建佛寺,元延祐七年(1320年)秋,筇竹寺雄辩洪镜法师的高足弟子玄通元峰在华亭山腰结茅住锡,三年后募建大光明殿,供奉毗卢佛(毗卢遮那,即大日如来,释迦牟尼之法身佛)及十二圆觉(修行功德圆满的十二位菩萨),寺称圆觉寺,因山名寺,又称“华亭寺”。嗣后,元代相继在太平山腹建太平寺,太华山麓建松隐寺,罗汉山筑千步岩石磴,开拓梁王避暑台,又称避暑宫……元代兴建系列佛寺,碧鸡山成为云南著名名佛教风景名山。

    明洪武年间,西平侯沐英修葺太华寺,留下一篇《太华山佛严寺记》。沐氏后裔在太华寺建思召堂、碧莲室和一碧万顷阁,思召堂供奉沐英《太华山佛严寺记》。继后祭祀沐英以后沐氏十二代王、侯、伯、国公及都督画像,太华寺思召堂成为沐氏家庙祠堂。

    明正德、嘉靖年间,世袭黔国公沐氏捐资,在罗汉山建海涯寺,又称罗汉寺,陆续开发三清阁九层十一阁道观建筑群。

    清乾隆四十六年至六十年(1781-1795),三清阁道士吴来清开凿罗汉山凤凰岩、慈云洞石窟,历时十四年。清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九年(1840-1849)杨汝兰组织打通慈云洞南面的云华洞。道光二十九年至咸丰三年(1849-1853)杨汝兰之子杨际泰继父志完成达天阁、龙门石窟工程。打通云华洞,开辟达天阁,共历十三个春秋。昆明西山碧鸡山经唐、宋、元、明、清历代持续不断地开拓,成为云南第一风景名山。

    特色景观,碧鸡秋色

    逶迤连绵的碧鸡山,茂密的风景林属针、阔叶混交次生植被林,常年郁郁葱葱。碧鸡山秋色景观,受到历代诗人的赞美。明洪武年间,谪滇日本诗僧机先写《滇阳六景》,称碧鸡山之景为“碧鸡秋色”,机先的七律:

    碧鸡秋色

    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

    翠壁烟花摇浪处,丹崖树色著霜初。

    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钓鱼。

    却讶维舟湓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

    诗僧七律展现了一幅明初碧鸡山秋景水墨画卷。“漠漠”,寂静无声。西望滇池碧鸡,水天一色,寂静的秋光,再美的画也不能相比。苍翠崖壁,掩映在烟云雾霭之中,摇动的波浪,霜染的丹崖树色,五彩缤纷的南国秋色。前朝有梁王阁,如今麋鹿遨游,人烟稀少,滇池岸边有人寒秋夕照独钓。系舟浦岸,昂首眺望,这不就是匡庐山九叠的芙蓉峰吗!碧鸡秋色,胜过庐山秋色。

    明清以来,诗人从不同角度、情景交融地写碧鸡秋景诗词,举不胜举,只能选择几首说明梗概。

    明代安宁杨一清,四朝元老,三边总戎,出将入相。他的《西山杂咏》写滇池碧鸡青山秋云,红树夕照:“十里长堤一掌平,野田溪草正纵横。青山远映秋云薄,红树疎含夕照明”,“夕阳红树绕平丘,极目乾坤万里收……幽岩碍日悬青蔓,高阁凭虚瞰碧流。”

    明嘉靖进士张含的《秋日忆升庵高峣寓馆》,忆逐客(流放)杨慎,秋景写得凄凉萧索:“逐客幽栖地,渔村烟雾沉。钟撞萧寺近,海溷宋苗深(用宋人揠苗典故)。月树鸦蝉护,霜葭雁鹜寻。昆池云气动,时或一龙吟。”

    明嘉靖丽江土知府木公,号雪山,枕籍经书,哦松咏月,他的《末秋雨霁眺西山》七律,写西山晚秋寒近景色:“收雨抄秋节,苍旻(天空)寒渐威。云移山似动,风送叶如飞。丛晚蚶蟠戏,巢空无鸟归。遥闻暮钟急,岐路行人稀。”

    明杨慎的《戊申高峣中秋风雨》七绝,是写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高峣中秋的景色:“人家一片海心浮,仿佛楼台似十洲。不用梯云取明月,水晶宫里度中秋。”他的《滇海竹枝词》有一首写滇池秋景:“东浦彩虹悬水桩,西山白雨点寒江。烟中艇子摇两桨,空里鹭鸶飞一双。”

    清康熙年间,以诗鸣滇中、书法秀逸的杨谊远,他《由昆池泛舟登罗汉崖》,秋寻梁王避暑宫,见到避暑宫已是“惟有猿声晓夜哀”的凄清景象:“一派秋光望里来,平湖几曲向人开。帆连水雾风犹正,雁入芦花蔓未回。仙迹何年临浩渚,梁宫曾说枕崖巍。重来避暑应无地,惟有猿声晓夜哀”。

    清康熙年间诗人徐禹昌,《偕友人登太华山寺》,看到的是一幅潇洒疎声的碧落秋景画面:“嵯峨绝顶枕沧流,潇洒疎声碧落秋。半是人从天外过,迥然山向水中浮。烟波一片涵虚镜,海岸千峰隐太丘。悔却年来登眺晚,茫茫大地一孤舟。”同是康熙年间的昆明诸生杜诗,秋上西山观竹林山泉、鹦哥飞瀑,呈现的是夕照秋泉,山花满涧的景象。《竹邻泉》五绝:“竹叶泼秋泉,治甃凝古斑。一弯僧汲路,翠湿夕阳山。”《鹦哥崖瀑》:“急雨惊风雪,高飞白日寒。山花流满涧,岂为鸟衔残。”

    清乾隆年间遨游山水,诗酒自娱的布衣诗人叶深斋,他陶醉西山秋色,有多首《登西山》七绝,如:“西山爽气拥人眸,翠湿衣衫一色秋。海月高堂风景旷,依栏人醉兴无休。”又如观鹦歌崖瀑布:“鹦哥崖瀑水淙淙,白马祠险云乍封。一任晚风归棹急,波光荡漾与山浓”。诗人笔下的西山鹦歌崖瀑布、白马祠,现在都无迹可寻。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进士杨振纲,道光年间办铜入滇,也痴迷昆明西山秋景,他泊舟游山,夜宿听涛,吟哦碧鸡秋色,有《游西山》五律多首,录其中二首:“一碧涵千顷,心虚镜此宜。水澄看月定,云起觉山移。半夜松涛寂,高秋桂露滋。瑶笙何处弄,鸾鹤在庭枝。”又,“睡佛何时起,昆弥水倒流。波涛沉浩劫,苇蓼带残秋。彼岸船初泊,前山境更幽。祗愁穿凿苦,混沌不全留。”

    清道光年间,石屏岁贡罗觐恩,在他的《琴山诗钞》、《卧游草癯集》中,有不少游西山的诗作,摘《太华山》五言长诗一首:“忽如跨沧海,翘足巨鳌头。湖山并不辨,一碧昆明秋。昔闻太华胜,梦寐登飞楼。金马卧东麓,碧鸡伏西洲。苴兰(昆明城)万人家,半缕轻烟浮。滇池五百里,均水容芥舟。”

    三迤名士赵藩善诗词楹联,书法名冠全滇。他的《二犯梧桐树》词,写登西山丹梯,观秋云倏忽变化,感叹云南数千年往事:

    伊鸦(摇橹声)过浅洲,突兀瞻云构,平步丹梯,看面面秋山瘦。叹一霎戈船,汉帝空鲸,叹一霎台榭,梁王少鹿。游甚的,是长生片瓦鸳鸯寿,算富贵浮云,只白衣苍狗。

    “白衣苍狗”,语出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喻世事变幻无常。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经济特科第一名袁嘉谷,在他六十甲子秋初,携全家老少游西山十日,吟《孟秋游西山》五律六首。录二首:“人逐山月来,月吐山头树。山月逐人归,水吞山腰路。山腰路曲曲,秋阴落凉露。寺钟催晓天,诗梦知何处。”“山门石百级,高磊云霞上。东日跃金波,一眺空万象。石鲸卧不动,松龙老无恙。坐石扫苍苔,风前吐高唱。”袁嘉谷秋游西山,从不同角度写西山秋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情画意,情深意切。

    碧鸡秋色,迷人的风景,令人荡气回肠!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648891458 传真: 邮箱:pengxianhuang#163.com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 邮编:111000
Copyright © 2004-2024 昆明城市网运营中心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id":"10"}'>